面塑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

面塑又叫江米人,俗称捏面人,中国传统塑作艺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2],是源于山东、山西、北京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

其多以动物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地方戏曲中的人物为题材,基本形制分“签举式”和“案置式”两种。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用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刻画手脚、头面、神情等局部细节,最后加上发饰、衣裙及相关插件[1]

面塑起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证,存在的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的唐代永徽四年(653年)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3]

基本信息

中文名面塑

外文名Dough Modelling、Dough Sculpture

分类艺术品

地区中国

俗称捏面人、面花、礼馍、花糕、江米人

工艺捏、搓、揉、掀

主料面粉、糯米粉

类型中国民间传统艺术

特点栩栩如生

保护级别国家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