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钧瓷(jūn cí),河南省禹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钧瓷始于、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1]。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区东北部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因窑址邻近古代春秋战国的钧台,故名为“钧台窑”,简称“钧窑”,所产瓷器即名“钧瓷”。

钧瓷之所以名贵,除了造型浑厚端庄外,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钧瓷在烧制中会出现窑变现象,含有铜质的釉料经窑变后会形成海棠红、朱砂红、鸡血红等釉色,彼此渗化,相映成辉,有“进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也正是这种独特的窑变艺术和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二是钧瓷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一件钧瓷从选料到烧成需经过72道工序。钧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2]

2003年7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钧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基本信息

中文名钧瓷(jūn cí)

产地名称河南省禹州市[4]

品质特点釉具五色、艳丽绝伦

地理标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第69号

批准时间2003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