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

632-1258年阿拉伯人建立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Arab Empire,公元632年-1258年)[1],是中古时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历经626年,其统治中心原在麦加——麦地那倭马亚王朝(公元661年-750年)时移到巴格达[2]。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其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中国史书记载中,阿拉伯前身诸国于两汉时期被称为“安息”“西海”“条支”等[3]。阿拉伯帝国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

阿拉伯帝国分为四大哈里发时期(公元632年-661年)、伍麦叶王朝时期(公元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时期(公元750年-1258年)三个时期[1]

七世纪初,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并大体统一了阿拉伯半岛。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阿拉伯国家的领袖称“哈里发”(即真主使者的继承人)。其后,穆罕默德的几个继承人打着“圣战”的旗号大举向外扩张。先后征服拜占廷统治下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及北非的昔兰尼加,东部大败波斯军,灭萨珊王朝,占领伊拉克、波斯为阿拉伯帝国奠定了基础。661年,阿里遇刺身亡,四大哈里发时期遂告结束,代之而起的是阿拉伯家族统治的王朝时期[2条]。至8世纪中期,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形成封建军事大帝国[2]。11世纪,开始衰落[5]。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巴格达,哈里发丧失一切世俗权力,仅保留宗教领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蒙古军攻陷巴格达,杀死末代哈里发穆斯泰尔绥姆,阿拉伯帝国遂亡[1]

阿拉伯帝国在古代产生过许多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较为重要的文化与文学典籍。其不仅在宗教、经济和军事上创造了人间奇迹,亦在富有民族特色的丝绸之路文化与文学艺术方面为世界文化做出了较大的贡献[3]

公元751年[6],盛极而衰之前的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因中亚地区的争夺爆发了怛(dá)罗斯之战[7]。战役持续时间不长,但给参战双方均带来了较大的人员伤亡[8]

基本信息

中文名阿拉伯帝国

国家领袖穆罕默德、穆阿维叶哈伦·拉希德

外文名Arab Empire

国土面积1340万平方公里(公元750年)

简称阿拉伯、大食(唐时期称呼)

人口数量四千余万(九世纪初)

所属洲亚洲

首都麦地那、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9]、巴格达(阿拔斯王朝)

主要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犹太人、西哥特人等

主要城市耶路撒冷、巴士拉、开罗、撒马尔罕等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货币第纳尔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时间632年

灭亡时间1258年

开国领袖穆罕默德[10]

末代君主穆斯台绥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