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39

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汉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1-2]

曹操20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迁济南相,奏免贪吏,禁断淫祀。征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家。及董卓擅政,乃散家财起兵,与袁绍等共讨董卓。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其精锐编为青州军,自此兵力大振,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部。196年,迎汉献帝至许(今河南许昌东),自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总揽朝政。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主力,又先后削平袁尚、袁谭等势力。207年,击破乌桓,统一北方。208年,进位丞相;同年进攻荆州,与孙权、刘备联军展开赤壁之战,败归。213年,封魏公。215年,征张鲁,取汉中。次年进爵为魏王。220年,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3]

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1]

基本信息

中文名曹操

别名曹吉利[4]、曹孟德[4]、阿瞒(或称曹瞒)[4]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55年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5]

出生地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今安徽亳州)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述志令、蒿里行、孟德新书

身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
统一中原、北方
奠定曹魏政权的基础
选拔人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4]

谥号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爵位魏王

陵墓高陵

逝世地河南洛阳

庙号太祖

官职司空、大将军、丞相

身高约161cm(根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身长七尺”,古代一尺约为现在的23公分。)[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