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
2

春秋末年晋国被三家瓜分的历史事件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标志,成为战国时期开端[1-2]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君成为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3]。公元前376年,晋国最后的国君晋静公被废,晋国最后剩余的土地被韩、赵、魏三家全部瓜分。从此世上再无晋国,只有韩、赵、魏、秦、齐、楚、燕七个大国,即“战国七雄[4]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1]。三家分晋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揭开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三家分晋

事件概述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5]

事件起始公元前376年废晋静公

朝代春秋末年

意义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

发生地点晋国

发生时间公元前376年

主要人物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

结果瓜分其领地而告终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

参战方韩、赵、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