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炟

东汉第三位皇帝

汉章帝(56年-88年4月9日),全名刘炟,75年至88年在位,是东汉第三位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孙,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为贾贵人。章和二年(88年4月9日)去世,时年三十三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永平三年(60年),刘炟被册立为皇太子。永平十八年(75年9月5日),继承大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实行“与民休息,好儒术”,实现思想活跃、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局面,其统治与汉明帝统治时期合称“明章之治”。两度派兵增援班超,促使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章帝在位期间,一改明帝苛察作风,事从宽厚,外戚窦宪骄横,章帝也宽容对待,遂开东汉外戚专政之始[1]

汉章帝作为一位书法家,草书非常有名,史称为“章草[2]

基本信息

中文名汉章帝

民族汉人

出生日期56年

逝世日期88年4月9日

出生地洛阳

主要成就明章之治
励精图治
注重农桑
发明章草字体

本名刘炟

谥号孝章皇帝

陵墓敬陵

庙号肃宗

朝代东汉[3]

在位时间75年9月5日—88年4月9日

年号建初、元和、章和

前任汉明帝刘庄

继任汉和帝刘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