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明元帝

魏太宗、北魏第二任皇帝

北魏明元帝(公元392年-公元423年),拓跋嗣, 鲜卑族,道武帝拓跋珪长子,太武帝拓跋焘之父,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二任皇帝。谥号明元皇帝,庙号太宗,葬于云中金陵[1]

公元403年,拓跋嗣被立为太子。公元409年,诛杀谋逆的拓跋绍后,登基为帝,改元永兴。公元410年,北伐大破柔然。公元423年,亲征刘宋,辟地三百里。同年,由于御驾亲征,积劳成疾而终,享年32岁。遗诏命司空奚斤把所缴获的军资赏赐给大臣们,从司徒长孙嵩以下至士兵都数量不等地享受到[1]

拓跋嗣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拓展疆土,励精图治,在北魏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拓跋嗣

民族鲜卑族

出生日期392年

逝世日期423年12月24日[2]

出生地云中宫

身份皇帝

主要成就诛杀拓跋绍
内修庶政
开疆拓土
攻占虎牢
北逐柔然
设置六镇
修定律法
推行汉化改革

木末

本名拓跋嗣[3]

谥号明元帝

所处时代南北朝

陵墓云中金陵

庙号太宗

朝代北魏

年号永兴、神瑞、泰常

在位时间409年―423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