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

中国古代官僚机构

尚书省,为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其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隋唐对三省加以厘定,形成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三省制,尚书省也最终发展成形。

秦朝置尚书于禁中,掌通奏章。汉初沿用,汉武帝、汉宣帝之后,权力稍有扩大。东汉汉光武帝亲总吏职,尚书权重,成为实际上掌管机要的宰相之任。魏晋以来,其任尤重。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尚书省为三省之首,主管吏、礼、兵、都官、度支、工等六部[1]。从唐初看,尚书省的工作相当大的部分是关于狱讼方面的事务。尚书省左右仆射(pú yè)与左右丞都拥有一定的司法权及司法监督权。唐代尚书省的省直机关、总办公厅称为尚书都省,又称都司、都台都堂,既为宰相所在的办事机构,又是行政首脑机关,其通过行使复核权对死刑进行行政监督[2]

尚书省官员主要有:令、仆射、左右丞、尚书郎等。尚书令为三品官,秩千石,总典纲纪。仆射为副,有时分左、右,令缺,左仆射主省中事。因仆射名位重,当时多兼管选举,如山涛王戎等就曾以尚书仆射兼领吏部,主管官吏选举。左、右丞职权不同,右丞管库藏钱谷,位重而权轻,左丞则掌尚书省内监察,位轻而权重[3]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就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或者说国务院的管理层[4]

基本信息

中文名尚书省

前身尚书台[5]

下辖部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正式形成隋唐时期

长官尚书令

衰落明清时期

副长官左、右仆射

起源汉代宫廷秘书尚书一职

本质官僚机构

职攀统领六部、决议庶务

机构职能执行国家最高政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