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侍郎

古代官职

户部侍郎,古代官职,是户部的副长官,明代为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约当于今日的财政部副部长。

户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曰民曹,主吏人上书事。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依功作,当工官之任。三国魏置左民尚书,掌财政。晋初省之,太康中又置。惠帝时有右民尚书。东晋及宋、齐并置左民尚书,梁、陈并置左户尚书,并掌户籍,兼知工官之事。后魏、北齐有度支尚书,亦左民、左户之任。后周依《周官》,置地官府大司徒卿。隋初称度支部,开皇三年改为民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改为户部,高宗显庆元年改为度支,龙朔二年改为司元,咸亨元年复为户部。光宅元年改为地官,神龙元年复故,后历代沿称[1]

“户部”乃六部(吏部即考试院级人事行政局、户部即财政部、礼部即外交部及教育部、兵部即国防部、刑部即法院及法务部、工部即营建署之一,即今之财政部。侍郎相当于今日的副部长、次长,尚书是部长,一般而言户部尚书主要掌全国户口、赋役方面的政令,而侍郎则掌管稽核版籍、赋役征收征等会计、统计工作[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户部侍郎

起源于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的地官

时间明代

内容汉成帝置尚书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