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

汉高帝五年楚汉战争垓下进行的战略决战

垓(gāi)下之战是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在楚汉战争中,楚汉两军在垓下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汉军由刘邦指挥;楚军由项羽指挥[1-3]

该战源于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搬动韩信、彭越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汉大将韩信率30万人为主力,孔聚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居中,周勃、柴武为后卫。楚军约10万人[4]。韩信军当先接战,孔、陈二将趁项羽追逐韩信军之际,两翼并出夹击项羽,大败楚军。最后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楚汉战争结束。该战结束了4年多的楚汉战争,意义重大[5]

该战是楚汉相争中决定性的战役,既是楚汉相争的终结点,又是汉王朝繁荣强盛的起点,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它结束了秦末混战的局面,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3条]

关于垓下之战的典故有“四面楚歌、霸王别姬”[2]

基本信息

参战方汉军、楚军[7]

参战方兵力楚军十余万、汉军三十万[8]

伤亡情况斩首楚军八万

主要指挥官韩信、项羽

结果汉军胜利、项羽自杀

中文名垓下之战

发生时间公元前203年12月(汉高祖五年)

结束时间公元前202年1月

发生地点垓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