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31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1],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年号章武。其陵墓惠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2]。谥汉昭烈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3-4]

刘备幼贫,与母织席贩履为业。东汉末年起兵,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军阀争雄战争。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后采用诸葛亮连孙拒曹的主张,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乘势占领荆州南部,力量逐渐壮大,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夺取益州,并于公元219年汉中之战胜利后进位汉中王,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年号章武。次年,率军进攻孙权,在夷陵之战中大败。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昭烈皇帝[2条]

刘备作为蜀汉的统治者,十分注意广泛听取不同的意见,并善于听取正确的意见,来制定或修正自己的政策[6]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刘备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61年[7]

逝世日期223年6月10日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
建立蜀汉
对抗曹操

玄德

谥号昭烈皇帝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陵墓惠陵

逝世地白帝城

庙号烈祖

继任者蜀汉后主刘禅

顾命大臣诸葛亮

年号章武

在位时间三年(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