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
18

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官至尚书令,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1-2]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回到家乡,又率领宗族往冀州避难,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为他常年任任尚书令,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仅50岁。获谥为"敬",后追赠太尉[1]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1]

基本信息

中文名荀彧[3]

外文名荀令君[3]

别名荀文若、荀令君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63年[4]

逝世日期212年

出生地颍川郡颍阴县

代表作品迎驾都许议、报曹公书

主要成就为曹操规划军事战略方针,堪称其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5]

文若

本名荀彧

谥号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3]

爵位万岁亭侯

逝世地寿春[3]

朝代东汉

官职侍中、光禄大夫

追赠太尉

容貌伟美、有仪容

典故荀令留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