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散原

清代同光体诗派代表诗人

陈散原(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名三立,号散原,字伯严,出生于江西九江义宁,是清末的大诗人。父亲陈宝箴,儿子陈师曾陈寅恪[1]

1937年,陈散原居住北平。日寇全面侵华之时,陈散原万分痛恨。北京天津失陷后,日寇欲招名流为其张目,不停叨扰他。为断日寇念想儿,陈散原绝食五日,忧愤而亡[1]

陈散原是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代表著作有《匡庐山居诗》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陈散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53年10月23日

逝世日期1937年9月14日

出生地江西九江义宁

代表作品匡庐山居诗

身份诗人

主要成就维新四公子之一筹建南浔铁路“同光体”诗派代表

伯严

散原

本名陈三立

所处时代清末民初

配偶配原配罗氏、继配俞明诗

陈寅恪陈衡恪

称号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宝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