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

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蓑衣(suō yī),是一种雨具,将其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1]

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下裙两块[1],编制成一件蓑衣需要十多道工序,首先要把棕片,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然后晒干。接着将棕树叶纤维制成缝合线,把经过晒干的棕片,缝制成衣裙状,领口用薄嫩棕片包边细缝,最后缀上系带和扣子[2]

在唐朝以前蓑衣就为民间使用。在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都已记述[2]

基本信息

中文名蓑衣

起源国家中国

起源时间约先秦时期

材料稻草、棕毛、棕叶、茅草等

制作时间2天(手工)

含义棕榈皮编成的雨衣

别名袯襫

组成上衣、下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