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别名:仲秋、秋夕、八月节、八月半,英文名:Midautumn Festival)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1]。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

2023年10月25日,据中国政府网微博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公布: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4日(星期六)上班[3]

基本信息

中文名中秋节

节日起源天象崇拜,秋夕祭月

外文名Midautumn Festival

节日活动祭月、观潮、猜谜、赏桂花、玩花灯

别名秋夕、八月节、八月半、祭月节、月光诞、仲秋节、团圆节

节日食物月饼、桂花酒

节日时间农历八月十五日

节日意义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节日类型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

设定时间上古时代

荣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4]

出现作品归去来兮辞序、纂要

设立机构民间流传约定俗成

非遗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

节日饮食月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