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

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因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的华人诺奖得主之一。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1994年获鲍尔奖 、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 、1999年获昂萨格奖、 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2020年12月18日,《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发布,杨振宁位列第49名。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签署捐赠协议,并为“杨振宁资料室”揭牌。2022年3月3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1]。2023年4月3日,香港大学授予杨振宁名誉博士学位[2]。7月8日,担任国际数学与物理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3]

2024年1月24日,公益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在北京举行首映式,纪录片中,杨振宁亲自拍摄的家庭影像、开会时的物理学同行等很多珍贵史料为首次公开[4]

基本信息

中文名杨振宁

外文名Chen-Ning Franklin Y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2年9月22日[5]

出生地安徽合肥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芝加哥大学

代表作品曙光集、晨曦集、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0年获拉姆福德奖
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
1994年获鲍尔奖
1996年获玻戈留玻夫奖
1999年获昂萨格奖
2001年获费萨尔国王国际奖
2022年被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1]

原籍安徽凤阳

学位博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