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12

三国时期文学家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曹植自幼聪慧,善文辞,深得其父曹操宠爱,欲立为太子,因其任性嗜酒,未果。曹操死后,备受曹丕曹叡猜忌,三迁其国,名为王侯,实同囚徒。其间曾数次上书请缨灭蜀、吴,希望能够建立功业。又力谏曹丕省徭役,薄赋敛。曹植曾著《辩道论》,驳斥神仙之书、道家之言,认为人之寿命长短、骨体强劣皆因其作为而异,而无长生不死之理,对桓谭相信“灾异变怪”而“畏天戒”的主张表示异议[1]。曹植去世后,谥号“思”,又称陈思王。

曹植在诗与散文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著有《洛神赋》《白马篇》等,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文学批评家钟嵘也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在电视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曹植由演员刘昱晗饰演[2]

基本信息

中文名曹植

别名陈思王、陈王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年

逝世日期232年12月27日

代表作品七步诗[3]白马篇洛神赋七哀诗飞龙篇

主要成就完成了乐府民歌到文人诗的转变
诗歌史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

谥号

爵位临淄侯、安乡侯、陈王

字号子建

朝代汉末三国

籍贯沛国谯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