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10
唐朝开国大将
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改名知节,字义贞,唐初济州东阿(今山东东阿西南)人[1]。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2-3]。
程咬金少时善使长矛,勇猛过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从李密参加瓦岗军。后归唐,任秦王府左统军,辅助李世民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因战功显赫,封宿国公,领左一马军总管。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拜程咬金为太子右卫率,任右武卫大将军。李世民继帝位后,被委以重任,并屡屡有加,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永徽六年(655年),被任命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初战获胜,后听信副大总管王文度言,收军不向敌深入,致使阿史那贺鲁等叛军逃遁,无功而还,被免职。后被重新起用为岐州刺史,不久告老离职。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唐高宗念其功德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于昭陵[4]。
程咬金为灭隋兴唐,屡建伟功,其故事被采入《响马传》《说唐全传》《隋唐演义》等[2]。
基本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