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诰(1761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人,清代诗文家,官至太子太保,后因病回籍,终年七十岁。[1]
刘凤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探花,任广西、山东提督、浙江学政;后任湖北、山东、江南乡试主考官;官至兵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赏加太子太保;嘉庆十四年(1809年)获罪充军伊犁,后改发齐齐哈尔,其间与满族学者西清交厚,十八年(1813年)被赦而归;道光元年(1821年)病归故里,后卒。[1]
刘凤诰著有《存悔斋集》《杜工部诗话》等。[1-2]
中文名刘凤诰
出生日期1760年
逝世日期1830年
出生地江西萍乡
代表作品存悔斋集
主要成就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吏部右侍郎
字丞牧
号金门
病逝地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