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

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姆渡遗址(Hemudu)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1973年发现,1973年、1977年两次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距今7000-5300年。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

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被划分为依次叠压的四层,代表先后发展的四期。遗迹有房址、窖穴、圈栏等。房址主要为干栏式建筑,第一期发现有以桩木为基础的干栏式长屋,第二期出现挖坑、垫板、立柱的建筑,第四期出现坩埚状柱础的建筑。出土遗物6197件,以骨、角、牙器数量最多,以哨、鸟形匕、匕等器物最具特征[1]

2021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河姆渡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

基本信息

中文名河姆渡遗址

外文名Hemudu Site

代表景点禅悦寺

门票价格25/人

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镇

景点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址[3]

发现时间1973年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距今7000-5000年前

保护级别第二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49

官方电话6296373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