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
中国少数民族
鄂伦春族(Oroqen people)是世居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鄂伦春族人口为9168人。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现在主要使用汉语汉文。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今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黑龙江省有鄂伦春族3871人,占鄂伦春族总人口的47%;内蒙古自治区有3573人,占44%。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2-3]。[4]
鄂伦春族的节日有除夕、春节、祭太阳、祭月亮、祭北斗星、春祭、元宵节、清明节、送火神、米特尔节、抹黑脸等。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多数受到周围民族的影响,尤其是汉族,诸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其中他们最为重视的是春节、正月十五灯节和正月十六抹黑节[5]。
鄂伦春人的食物主要是野兽肉,其中最多的是狍子肉,其次是鹿、犴、熊和野猪肉。食肉方法很多。如“达拉嘎兰”(烧肉),扔在火炭上烧。席拉兰”(烤肉),把肉插在棍上放篝火旁烤。“乌罗伦”(煮肉),把肉切成大块放锅里煮。“阿斯根”(生吃),主要是生吃狍、鹿等的肝、肾、“库呼乐”(晒熟肉干)。“阿素”(杂花莱),将狍肺、狍里脊、狍头肉煮熟切丝,用狍脑浆拌,并加野葱花和食盐等,这是他们招待客人的佳期。食鱼的方法有:烤鱼,把鱼插在木棍上放火上烤,烤熟后刮鳞,去掉内脏后食用。水煮,去鳞、开膛,切成小块后放在水里煮,熟后蘸盐水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