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瓷

唐朝越窑青瓷精品之一

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1],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中心窑场位于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

宋、明、清迄今,学者们为“秘色”一词的确切含义聚讼不已。据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记载:“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不得臣庶用,故云秘色”。较为主流的说法将“秘色”一词解释为“入供的品类,目前对秘色的界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我们仍然认为,秘色瓷不单是当时成品中挑选的佼佼者,她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经过了精挑细选,最终使用瓷质匣钵,并以釉封护,才能将千峰翠色呈现给我们。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秘色瓷

外文名ST color porcelain

类别瓷器的一类

发现地法门寺[2]上林湖后司岙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