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1],简称“甘”或“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兰州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截至2021年末全省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辖14个市(州),其中有2个民族自治州,截至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458.34万人[2],2022年全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1201.6亿元[3]。
甘肃省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4],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5]。省内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6]。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诸多自然资源。截至2020年末,甘肃省共发现植物资源4400余种[7],野生动物650种[8],各类矿产119种[9]。
截至2022年末,甘肃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267个。其中医院706个,医院中有综合医院355个,中医医院120个,专科医院18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07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1个,卫生院1357个,村卫生室1626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6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95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19个[3]。
2024年1月19日,甘肃省2023年全年GDP总量为11863.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10]。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至昭帝间陆续设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诸郡。至元,全国创设省制,甘肃正式设省。至清朝乾隆年间,甘肃辖区除今省境外,尚辖西宁府、宁夏府及新疆东境一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置宁夏、青海省,其行政区域沿用至今[1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甘肃省
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12]
外文名Gansu
人口数量2458.34万人(2024年常住人口)[2]
别名甘、陇、陇右、雍凉、陇原
行政区类别省
地区生产总值11863.8亿元(2023年)[10]
国家/地区中国西北地区
人均生产总值44968元(2022年)[3]
下辖地区12个地级市、2个自治州
政府驻地兰州市中央广场1号
电话区号0930—0939、0941、0943
邮政编码730000—747000
著名景点莫高窟、麦积山、崆峒山、嘉峪关、拉卜楞寺、丹霞地貌
地理位置西北内陆
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敦煌国际机场、嘉峪关机场、庆阳西峰机场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火车站兰州西站、兰州站、兰州新区站、中川机场站、秦王川站、嘉峪关站、张掖站、武威站、天水站、陇南站、庆阳站、酒泉站、定西站、陇西站、天水南站、定西北站等
车牌代码甘A—甘P
省长任振鹤
行政区划代码620000
省委书记胡昌升[13]
坐标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
海拔1500米-3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