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雉奴,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出生于长安(今西安),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
649年,李治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灭百济、灭高句丽。同时宠幸武则天,在其末年时,重病缠身,遂使武则天逐渐掌握政权。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年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后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1]。
别名小名雉奴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628年7月21日
逝世日期683年12月27日
代表作品监国求贤令、建东都诏、为文德圣皇后荐福令
主要成就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等、唐朝版图达到极盛
本名李治
谥号天皇大帝、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出生地长安城太极宫、东宫之丽正殿
字号字为善
庙号高宗
朝代唐朝
陵墓位置乾陵
年号永徽、显庆、麟德、总章、弘道等
在位时间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