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

南朝宋(420年-479年),又称刘宋、水宋,是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是由刘裕建立的政权,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久、疆域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共传四世,历经十帝,享国59年。因国君姓刘,为与赵匡胤建立的赵宋相区别,又称为刘宋[1]。按五德终始之说,其为水德,又称水宋[2]

南朝宋强盛时,据关守河,北部疆域到达潼关、黄河一线,其统治地区北部与北魏划黄河为界,包括山东大部,后稍微缩退;西南包括云南;南至越南中部横山、林邑一带[2]

420年7月10日(元熙二年六月丁卯日),刘裕代晋称帝,降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东晋灭亡,改国号为“宋”[1]。南朝宋前期,社会安定,刘裕即位前后,大力推行改革,集权中央,改善政治和社会状况。刘裕死后,宋文帝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史称“元嘉之治”。但后期朝政混乱,帝王更迭频繁。479年,权臣萧道成篡宋,改国号为齐,南朝宋灭亡[2]

南朝宋是魏晋南北朝中第一个由寒门庶族建立的朝代,该时期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文化上涌现了谢灵运刘义庆、鲍照、裴松之、范晔、颜延之、祖冲之、何承天等一批影响深远的大家,建康文学史论在此时期发展到巅峰。《世说新语》《后汉书》《三国志注》等典籍诞生于这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2]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南朝宋

国家领袖刘裕刘义隆

国土面积276万平方公里(公元449年)

简称宋、刘宋、水宋

人口数量2000万(450年)

所属洲亚洲

首都建康[3]

主要民族汉族

主要城市京口、江陵、吴郡、成都、彭城、下邳

主要宗教佛教、道教

官方语言金陵雅言

政治体制君主制

英文名Kingdom Of Song、Song Dynasty

盛世元嘉之治

亡国君主刘准

开国君主刘裕

国祚公元420年~479年

货币四铢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