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公元前188年3月4日-公元前141年3月9日),名刘启,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
刘启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令诸侯王不得治民[1],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此后成为汉朝定制[1]。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谥号孝景皇帝,无庙号,终年48岁。
中文名刘启
别名汉景帝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188年3月4日
逝世日期公元前141年3月9日
出生地代国中都县(今山西平遥)
主要成就文景之治[2]承前启后平定七国之乱维护统一
谥号孝景皇帝
所处时代西汉
陵墓阳陵
逝世地未央宫(今陕西西安)
庙号无
享年48岁
在位时间16年(前157年—前141年正月)
妻子薄皇后、王皇后王娡、栗姬等
子女刘彻、刘荣、平阳公主
籍贯沛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
安葬地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