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2
历史事件
安史之乱(又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1])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由于反唐战争的发起者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而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唐玄宗统治后期,任用安禄山等胡人担任镇守边镇的节度使,又放任其拥兵自重,使得安禄山获得叛唐的实力和野心。宰相杨国忠与安禄山互相倾轧,水火不容,两人的斗争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导火索。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及部下史思明以奉诏讨伐杨国忠的名义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由此开始。后经历马嵬兵变、肃宗即位、睢阳之战、邺城之战、史思明夺权等重要事件及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代皇帝,最终由郭子仪、李光弼等主要将领平定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安史之乱后,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北方生产凋敝,北民南迁,南方取代北方成为经济中心;唐廷大肆分封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的问题;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力进一步降低,西域领土陆续丢失。
基本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