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
2

中国近现代小提琴家

马思聪(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出生于广东海丰,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1]音乐教育家[2]

1928年,马思聪考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提琴班,成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个考入该校的黄种人。1937年,创作完成《思乡曲》,该作品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中国台湾地区广播的开始曲[3]。1947年,担任中国香港中华音乐学院院长,创作完成《祖国大合唱》。1949年10月1日,出席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同年创作《欢喜组曲》。1950年,由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经团中央命名的儿童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传唱全国。1950年后,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1955年,担任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评委。1958年,担任柴可夫斯基钢琴和小提琴国际比赛评委[4]。1967年1月,赴美国定居,从事作曲、教学工作[1]。20世纪80年代初,将维吾尔情诗《热碧亚——赛丁》改编为歌剧,起名为《冰山下的恋歌》[5]。2007年12月14日,《马思聪全集》发行,虽然没有官方的命名,但是这一天被媒体称为“马思聪日”[6]

1987年5月20日,在美国费城逝世,终年76岁[7]

马思聪的父亲马育航是清光绪庚子科秀才,曾任海丰小学第一任校长[3];妻子是王慕理,儿子是马如龙,女儿是马瑞雪[8]

个人语录:“国家不是房子。房子住旧了,住腻了,可以调一间。祖国只有一个[9]

基本信息

中文名马思聪

国籍中国[1]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2年5月7日

逝世日期1987年5月20日

出生地广东汕尾市海丰县

毕业院校南锡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祖国大合唱、欢喜组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冰山下的恋歌、摇蓝曲、思乡曲、西藏音诗、塞外舞曲

职业小提琴音乐作曲家、演奏家

逝世地美国费城

演奏乐器小提琴

师承毕能蓬(Binembaum)

主要成就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

父亲马育杭

配偶王慕理

职务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并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职称教授[10]

誉称音乐神童

弟子刘诗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