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佺(quán)期(约656年-约715年),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1]。
沈佺期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1]。沈佺期在台湾以行医济世,救人无数,被台湾同胞奉为“台湾医祖”。其代表作品《独不见》是一首较早出现的优秀七言律诗。沈佺期卒于开元初期[2]。
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1]。
中文名沈佺期
民族汉族
出生地相州内黄
代表作品独不见
职业诗人
主要成就律体开创者
本名沈佺期
出生日期约唐高宗显庆元年(约公元656年)
字号字云卿、号不详
所处时代初唐
郡望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