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唐朝诗人、词人

韦庄(836年-910年),唐末五代时期诗人,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花间派词人,谥文靖[1]

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是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1]乾宁元年(894年)韦庄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年),韦庄劝王建称帝,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举荐张道古等忠直文人。

韦庄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对黄巢起义军多所诋毁,但对官军的残暴亦有所描述,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韦庄长于七绝,又是著名词人,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语言清丽疏淡,感情婉娈缠绵,是花间派代表作家之一,与温庭筠合作“温韦”[2]。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3]

基本信息

中文名韦庄

别名秦妇吟秀才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约836年[4]

逝世日期910年

出生地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西安)

代表作品浣花集、秦妇吟、浣花词

身份诗人、词人

主要成就花间派重要词人
劝王建称帝
定前蜀开国制度

端己[5]

谥号文靖

所处时代唐朝→五代[5]

官职吏部侍郎、平章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