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

中国古代朝代名

南朝梁(502年-55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汉朝相国萧何后代)取代南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1]

南朝梁后期国政败坏,导致侯景之乱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552年,萧绎传檄讨伐侯景,命王僧辩率诸军从浔阳出发,对侯景发动全面反攻,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于552年收复建康[2]

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梁敬帝自立,定国号为陈,以陈代梁,建立陈朝。至此享国五十五年。3年后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将其取消[3]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南朝梁

别称南梁、萧梁

主要民族汉族、南方少数民族

主要宗教道教、佛教

国土面积262万平方公里(546年)[4]

英文名Liang Dynasty

简称

所属洲亚洲

开国皇帝梁武帝 萧衍

末代皇帝梁敬帝 萧方智

国庆日502年

首都建康

主要城市江陵、扬州、福州、益州、会嵇

官方语言金陵 雅言

货币梁铁五铢、太清丰乐

时区东八区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国家领袖萧衍、萧纲、萧绎、萧方智

人口数量2100万(公元539年)[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