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
3

法国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

卢梭(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瑞士裔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作家等。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法国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

卢梭于1750年发表论文《论科学与艺术》并因此获得第戎学院征文的头奖,这也成为他一生中“从以笔谋生转向以笔战斗”的重大转折,1753年完成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卢梭在许多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如教育学领域的爱弥儿中所提倡的自然教育理念为教育学提供了新观点,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其他领域还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新爱洛伊丝》等。其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爱弥儿》联系紧密,论述了人类的不平等性[3]。他强调情感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提出天赋人权说,主张返回自然,有“自然主义之父”之称。主张让儿童的身心自由发展,被称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778年7月2日,让·雅克·卢梭在穷困潦倒中于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2]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卢梭

外文名Jean-Jacques Rousseau

国籍法国

民族法兰西

出生日期1712年6月28日[4]

逝世日期1778年7月2日[2]

出生地瑞士日内瓦

代表作品社会契约论[5]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职业思想家、哲学家、作家、作曲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研究领域政治哲学、音乐、教育、文学

星座巨蟹座

终年岁数66岁

著名思想公共意志、自尊、性本善、民主、天赋人权

信仰天主教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