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时期著名将领,位列北周八柱国之一。追封为魏国公,谥号武,配享太祖庙庭。
李弼少时远大抱负,体力过人。永安元年(528年),为尔朱天光别将,随军西征,任征虏将军、大都督。永熙三年(534年),投靠宇文泰,任秦州刺史。又与贺拔胜攻克河东,平定汾州、绛州。大统十四年(548年),官升太保,加柱国大将军衔。北周明帝元年(557年),李弼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八位柱国大将军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李弼是瓦岗军首领李密的曾祖父[1]。
民族汉族
主要成就征讨万俟丑奴平定北稽胡反叛
本名李弼
谥号武
所处时代北魏→西魏→北周
爵位魏国公
字号字景和
出生时间494年
去世时间557年
官职太师、柱国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