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
2

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刘宋开国皇帝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1],小名寄奴[2],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省镇江市)。中国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君主(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在位),谥号武皇帝,葬于初宁陵,年号永初[3]

刘裕自幼家贫,初为北府军将领,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其执政期间,集权中央,抑制豪强兼并,实施土断,整顿吏治,重用寒门。

基本信息

中文名刘裕

别名刘下邳、寄奴、宋武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363年4月16日

逝世日期422年6月26日

出生地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今江苏省镇江市)(今江苏省镇江市)

代表作品兵法要略

主要成就平定孙恩之乱、消灭桓楚
北伐中原,灭亡后秦、南燕
改革弊政
击败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统一南方

德舆

谥号武皇帝

所处时代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初期

陵墓初宁陵

字号字:德舆[4]

别称刘下邳、寄奴

庙号高祖

朝代南朝宋

陵墓位置初宁陵

在位时间420年7月10日-422年6月26日

籍贯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

年号永初[5]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