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

南宋四川宣抚使

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后迁居水洛(在今甘肃庄浪)[1]。南宋抗金名将,官终四川宣抚使[2]。谥号武安。吴玠墓在徽县东北的钟楼山上[3]

吴玠少时沉毅有志节,善骑射,抗夏御边,屡立战功。建炎四年(1130年),破金军于彭原店;再战,因失援败绩。张浚惜其才,擢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富平败后,收兵与弟璘共保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绍兴元年(1131年),大破来犯的金完颜宗弼(兀术)十万骑,擢镇西军节度使。四年,在仙人关又败兀术大军,晋升为川陕宣抚副使[2]。后病卒于防地仙人关,年仅47岁,作庙于仙人关,号思烈。淳熙中,追封涪王

基本信息

中文名吴玠

别名晋卿、吴武安、吴涪王

国籍中国

民族

出生日期1093年

逝世日期1139年7月18日

出生地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县)

身份将领[4]

主要成就在仙人关
和尚原大破金兵
抗击金军
保全蜀地

晋卿

谥号武安

所处时代宋朝

爵位涪王(赠)

追封涪王

官职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

儿女吴拱(长子)、吴扶(次子)、吴捴(三子)、吴扩(四子)、吴揔(幼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