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之会发生于公元前279年,是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进行的会谈。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1],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今河南省渑池县)。因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自荐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
渑池之会后,相如以功授官为上卿,秦、赵间暂时停止了战争,赵军出兵齐国,攻下高唐等地。
中文名渑池之会
主要人物蔺相如、秦昭襄王、赵惠文王
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发生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发生时间公元前279年[2]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近义词渑池之功
拼音miǎn chí zhī hu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