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琦
3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

崔琦(Daniel Chee Tsui,1939年2月28日—),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1],博士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2-3]

1958年,赴美国深造。1961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州Augustana学院。1968起,任美国贝尔实验室技术部成员。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1984年,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头衔及巴克利物理大奖[4]。1998年,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6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同年,获得美国Benjamin Franklin物理奖章。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2004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3]

崔琦以研究薄膜的电气特性、半导体微观结构和固态物理而闻名于世[3],在低维电子体系物理,整数、分数量子霍耳效应(IQHE,FQHE)强关联电子体系物理研究和量子器件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成果[2]

基本信息

中文名崔琦

外文名Daniel Chee Tsui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9年2月28日[5]

出生地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

毕业院校奥古斯塔纳学院、芝加哥大学(物理系)[6]

职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主要成就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7]
198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2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第19届院士 
2000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

代表作《从有限周率研究到量子霍尔效应》、《霍尔绝缘子的特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