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询
西汉第十位皇帝
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施政“以霸王道杂之",既重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以刑名考核臣下,又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亲自称制临决。对内假民公田,设置常平仓,蠲免和削减租赋,以此安定民生。对外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设置西域都护,政令自此颁于西域[2]。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1]。
基本信息
展开
刘询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施政“以霸王道杂之",既重用熟悉法令政策的文法吏,以刑名考核臣下,又召集诸儒讲论五经异同,亲自称制临决。对内假民公田,设置常平仓,蠲免和削减租赋,以此安定民生。对外消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设置西域都护,政令自此颁于西域[2]。在位期间,全国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又称“孝宣中兴”,史家称西汉国力在其治下最为强盛。刘询是四位拥有正式庙号的皇帝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