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光绪帝,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出生于北京醇王府,醇亲王奕譞之子,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光绪。

载湉于1875年1月被立为皇帝,光绪十三年(1887年)亲政。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结束训政,然仍控制大权。载湉在位期间历经甲午战争失败,后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保守派的反对。戊戌政变后,载湉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载湉力主予以镇压。八国联军逼近北京,载湉与慈禧太后等逃至西安[1]。1908年,载湉死于砒霜中毒[2],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基本信息

别名光绪帝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871年8月14日

逝世日期1908年11月14日

出生地北京什刹海醇王府

代表作品定国是诏

主要成就对日本主战
主持戊戌变法

本名爱新觉罗·载湉

谥号景皇帝

庙号德宗

朝代中国(清朝)

陵墓位置清西陵(崇陵)

在位1875年2月25日—1908年11月14日

享年38岁

年号光绪

逝世地点中南海瀛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