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
3

明朝第四位皇帝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出生于凤阳,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仁孝文皇后徐氏。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长子朱瞻基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王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府。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侍,阴谋夺嗣。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8岁。他临死前遗诏:“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1]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朱高炽由梁冠华饰演[2]

基本信息

中文名朱高炽

别名明仁宗、洪熙帝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378年8月16日

逝世日期1425年5月29日

出生地凤阳府凤阳县(今安徽省凤阳县)

代表作品明仁宗御制文集、明仁宗御制诗集

主要成就靖难之役时坚守北平[3]
即位后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4]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所处时代明朝[5]

陵墓献陵

逝世地北京紫禁城钦安殿[6]

庙号仁宗

年号洪熙

在位时间1424年8月12日-1425年5月29日

封号燕王世子、皇太子(即位前)[7]

前任明成祖朱棣[8]

继任明宣宗朱瞻基[9]

安葬地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内[10]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