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公元742-805年),李适(kuò),别名德宗[1]。唐朝第十位皇帝,号为神武孝文皇帝。唐代宗长子,母曰睿真皇太后沈氏。
唐德宗颁行“两税法”,严禁宦官干政,泾原兵变后放弃了这种观念,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元和中兴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中文名唐德宗
别名岧郎[2]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742年5月27日
逝世日期805年2月25日
出生地长安大内东宫(今陕西省西安市)
代表作品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
身份唐朝第十位皇帝
主要成就初政清明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联合回纥、南诏、大食打击吐蕃,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3]促成“古文运动”发展[4]
本名李适
谥号神武孝文皇帝
所处时代唐朝中期[1]
陵墓崇陵
逝世地长安大内会宁殿[5]
庙号德宗
朝代唐朝
陵墓位置崇陵[6]
在位时间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尊号圣神文武皇帝
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重要事件奉天之难、贞元之盟、维州之战、渡泸之役等
前任李豫
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
继任唐顺宗李诵[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