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

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居民的自称

华夏族,汉族前身[1],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华”或“诸华”。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又称中华。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华”又称“中夏”。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2]

汉朝时期也以此为“汉族”。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传承脉络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龙山文明——二里头文明。汉朝以后该族又称为汉人,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

基本信息

中文名华夏民族

外文名HuaXia nation

始祖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

主要图腾龙和凤

别称华人、中原人、夏族、汉族、炎黄子孙

华夏哲学儒、道、墨、兵、阴阳、纵横等

华夏国粹武术、戏曲、音乐、杂技、中医等

饮食酒、茶、面条、馒头、米饭、饺子

继承者姬昌、嬴政、刘邦、李渊、赵匡胤、朱棣

文化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等

名称起源华胥、黄帝嫡亲夏朝王族夏后氏

文明起源大地湾文化和裴李岗文化

服饰华服、华夏服装、夏装、汉服

文字中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甲骨文)、华文、汉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