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215年-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人,西晋学者、医学家,曾祖父为东汉太尉皇甫嵩[1]。
皇甫谧出生不久,母亲便与世长辞,从此家道中落,他被过继给叔父,并迁居到新安(今河南渑池县)。皇甫谧拜同乡名医席坦为师,发奋读书,夜以继日,26岁时,因汉前纪年残缺,他就俯案经传,旁采百家。46岁时他已成为声名鹊起的学者,魏相司马昭下诏聘他做官,他不去,写了一篇《释劝论》作为回应,继续专注于典籍。武帝多次下诏逼他到朝廷做官,他上书自称草莽不足以为官[2]。
皇甫谧传世之作《黄帝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享有非常高的历史地位,被誉为“针灸鼻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2]。
中文名皇甫谧
别名皇甫静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215年[3]
逝世日期282年
出生地安定朝那
代表作品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列女传
身份医学家
主要成就针灸甲乙经为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
字士安
号玄晏先生
所处时代三国曹魏→西晋
陵墓景惠殿三皇庙
荣誉针灸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