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是由魏晋时期医家皇甫谧创作的医术,该书成书于甘露四年(259)[1]。
该书共计十二卷,分一百二十八篇,是中国早期的针灸学专著,也是将针灸学与腧穴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全书首次系统构建了针灸学术框架体系,阐明了针灸各部分知识及其逻辑关系。该书不仅厘定了睮穴的部位,并且对穴位的排列采用了分部依线的方法,并从临床实践上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针灸疗法的治疗经验[1-3]。
该书不仅具备了《内经》著作内容,同时作者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了自身较为独特的理论见解,临床应用价值高[4]。
书名针灸甲乙经
又名甲乙经
作者皇甫谧
类别医学
时期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