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科
鸟纲啄木鸟目下的一个科
啄木鸟科(拉丁学名:Picidae)[1],绰号“森林医生”[2],属于攀禽[3],是鸟纲啄木鸟目下最大、分布最广泛的一个科[4],共有36属200多种[5]。
啄木鸟科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的森林中[6],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以及马达加斯加以外的各个大陆[7],中国各地均有分布[8]。其体型大小各异,羽色多变[9],头顶部常具红色带,喙长而坚硬[10],舌根可藏到后脑勺[11],脚稍短[8],脚趾两个向前,两个向后,尾为楔尾或圆尾[9]。其食性广泛[12],通常单个进行活动[9],平均每天啄击约12000次[13],它们会在自己凿成的树洞中筑巢繁殖[9]。
由于农业活动、生物资源利用等原因,啄木鸟科的森林生境急剧萎缩[14]。截至2025年1月,有13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濒危或易危[15];有8种被中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6];有25种被中国列入“三有”野生保护动物[17]。啄木鸟科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的伞护种和环境指示物种[14],科研人员也能从其身上得到诸多启发[18]。但它们的活动会对木制建筑物造成损害[19],建巢的行为也会让已衰老的树木加速死亡[20]。
啄木鸟科形象早在商代时期就已出现在甲骨文里[21],在中国神话中与钻木取火的故事有关[22],还在希腊神话中是宙斯的预兆鸟等[23]。此外,在现代社会中,啄木鸟科是伊春市的市鸟[24],还成为了动画片《啄木鸟伍迪》的主角[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