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炮战,又称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台湾称为八二三炮战,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发生于金门及其周边的一场战役。国共双方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
1958年及其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据守福建省金门岛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惩罚性大规模炮击封锁行动,给国民党军队以沉重打击。
金门炮战是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一部分,也是国共双方陆海空军迄今最后一次大较量。在金门炮战中,中共中央确定了一揽子解决台、澎、金、马问题的方针。台湾海峡的斗争从以军事形式为主转向以政治和外交形式为主[1]。
参战方兵力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敌人国民党守军
目的解放台湾、统一中国
意义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名称八二三炮战
地点金门及其周边
时间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
参战方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民党军
结果停止炮击、中国内战处于休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