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布

北宋宰相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太常博士曾易占的儿子,中书舍人曾巩的弟弟,北宋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词。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

父亲去世后,跟随兄长曾巩学习,考中进士,起家宣州司户。在王安石和韩维的推荐下得以上书言政,得到了宋神宗的重用,担任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检正中书五房、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三司使等职,在王安石变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关于市易法的争论后,外放,饶、潭、广、桂、秦、陈、蔡等州。宋神宗驾崩后,高太后垂帘听证,旧党执政,曾布坚持不变役法而未进入政治中心。宋哲宗亲政后,得到重用,重新开展变法事业,拜枢密使,但又与同为新党的章惇爆发矛盾。宋徽宗赵佶继位后,担任右仆射,排挤仆射韩忠彦,与左仆射蔡京爆发矛盾,一再贬谪,最终死于润州,终年七十二,获赠观文殿大学士,谥号文肃[1]

曾布为政,勇于有为,王安石变法时期,曾布是积极参与者和主要推动者。宋夏战争时,曾布与章惇采用“浅攻挠耕”和“进筑”的方法,有效钳制了西夏的进攻。纵观曾布一生,有功有过,在北宋后期党争中政治立场中立,也曾排挤同僚,打击政敌,但在维护新法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其诗词有情有境,细致生动,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梅花》等,文集已遗,遗作仅存《曾公遗录》[2-3]

曾布有十个儿子,长子曾綎、次子曾缨、三子曾缲、四子曾纡、五子曾绚、六子曾绂等[4]

基本信息

中文名曾布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036年11月3日

逝世日期1107年8月21日

出生地江西南丰

代表作品江南好/忆江南

身份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主要成就支持王安石变法,后官至宰相

子宣

谥号文肃[5]

所处时代北宋

追赠观文殿大学士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