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孝武帝(362年-396年),司马曜,字昌明,东晋的第九个皇帝,在位时间是372年至396年。他是晋简文帝的儿子,晋安帝和晋恭帝的父亲,母李陵容。死后葬于今江苏南京的隆平陵。
他四岁时被封为会稽王,咸安二年晋简文帝驾崩之前被立为皇太子并继承皇位,时年十一岁。最初孝武帝由大司马桓温辅政,宁康元年桓温死,又由崇德太后褚蒜子临朝听政。太元元年太后归政,实权由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掌握。太元八年在谢安等的辅佐下,击败前秦大军,赢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保全了东晋王朝的国运。谢安死后司马道子当国,晋孝武帝嗜酒成性,优柔寡断,导致政局陷入混乱。晋孝武帝由于对他当时宠信的张贵人开玩笑,说要废弃她,导致当晚张贵人一怒之下杀了他[1-2]。
《淳化阁帖》收录了晋孝武帝的《谯王帖》[3]。
中文名晋孝武帝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362年
逝世日期396年9月20日(阴历)
出生地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
身份皇帝
主要成就恢复皇权在谢安辅佐下取得淝水之战胜利
字昌明
本名司马曜
谥号孝武皇帝
陵墓隆平陵
庙号烈宗
朝代东晋[4]
陵墓位置隆平陵
在位时间372年至396年
年号宁康(373年)、太元(376年)
人物关系晋简文帝(父亲)、李陵容(母亲)
主要作品孝武帝集、谯王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