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安徽宣城市绩溪县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1],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曾担任过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私立南开大学校董会董事等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中文名胡适
外文名Hu Shih
别名胡嗣穈、胡洪骍、胡希疆;学名洪骍、字希疆、适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91年12月17日(光绪十七年)
逝世日期1962年2月24日
出生地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
毕业院校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
代表作品胡适论学近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说儒
身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主要成就新文化运动领袖开创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
逝世地台湾省台北市南港区
信仰自由主义、实验主义
言语吴语、官话
学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