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

中国考古学家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1940年5月14日),祖籍浙江省上虞县,初字坚白,后改字叔蕴、式如、叔言,号雪堂、松翁、贞松老人,又称永丰乡人、仇亭老民,出生于江苏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县),中国近代学者[1-3]

罗振玉年轻的时候曾致力于维新启蒙运动,在上海创办农报和东文学社。后来受辛亥革命刺激从事保皇复辟。1931年以后加入伪满洲国,成为汉奸。但在学术上开辟了敦煌学、甲骨学、简牍学和古器物学四门学问,编印了大量的书籍,著有《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后于1940年5月14日卒于辽宁旅顺,享年74岁[4-6]

基本信息

中文名罗振玉

别名罗宝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66年8月8日(清同治五年六月二十八日)[4]

逝世日期1940年5月14日

出生地江苏山阳(淮安)

毕业院校淮安私塾(今属江苏)

代表作品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殷墟书契、三代吉金文存、高昌壁画精华、敦煌石室遗书、鸣沙石室佚书

职业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

主要成就近代甲骨文的先导性研究,位列“甲骨四堂”之一[7]
整理敦煌文卷
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
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
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

式如、叔蕴、叔言

笔名号、永丰乡人

展开